來源:北京市十一學校 更新日期:2023-12-15 14:27
北京市海淀區(qū)玉泉路66號
北京十一學校附近的公交站:石槽、蓮玉橋東、石槽、太平路西口、石槽北站、小瓦窯、采石南路南口、采石路口、魯谷路東口、北太平路口西、青塔芳園、玉泉路口南、大成路西口、北太平路口西、蓮玉橋西、新園村。
北京十一學校附近的公交車:436路、473路、507路、運通114路、481路、338路、472路、634路、959路、334路、663路、890路、890路擔禮、958路、308路、736路、389路、452路、597路、612路、專110路、79路、78路、特10路、941路、64路、運通113路、531路、611路、645路、701路等。
北京市十一學校原為中央軍委子弟學校,1952年在周恩來、羅榮桓等老一輩革命家的親切關懷下建立,聶榮臻元帥用新中國的誕生日為學校命名。學校地處海淀區(qū),占地234畝,建筑面積16萬平方米,現(xiàn)兩個校區(qū)共5000余名學生,是一所擁有初、高中的完全中學。
從戰(zhàn)火紛飛的崢嶸歲月到面向未來的現(xiàn)代學校,北京市十一學校與國家共命運,與時代同前行,堅持“以學生成長為中心”的辦學理念,并與時俱進地展開變革:1992年提出并實行“國有民辦”辦學體制改革,2004年被評為北京市示范性普通高中。2009年底,學?;貧w公辦,2010年被批準為北京市綜合教育改革實驗學校,2011年被批準為國家級教育體制改革試點項目“深化基礎教育學校辦學體制改革試驗項目學校”,學校黨組織也在2011年先后被評為全國先進基層黨組織、北京市先進基層黨組織,2014年學校榮獲首屆基礎教育國家級教學成果獎特等獎,2020年入選普通高中新課程新教材實施國家級示范校。
學校著力于培養(yǎng)志遠意誠、思方行圓,即志存高遠、誠信篤行、思想活躍、言行規(guī)范的社會棟梁和民族脊梁。
我們的愿景是:把十一學校建設成為一所受人尊敬的偉大的學校。
偉大的學校應該是一所師生品格崇高、才識卓越并具有謙虛品質的學校。
我們的使命是:創(chuàng)造適合每一位學生發(fā)展的教育,將“十一學生”塑造成為一個值得信任的卓越的品牌。
20世紀50年代,為解決前線將領子女的教育和安全問題,十一學校的前身“新北京十一小學”應運而生。周恩來總理親筆批示建校,聶榮臻元帥以新中國的誕生日為學校命名,羅榮桓元帥的夫人林月琴女士出任首任校長。
紅色出身決定了學校的紅色基因。學校的首條辦學準則便是“與共和國一同成長,共和國的利益高于一切”。
為滿足學生的個性發(fā)展需求,學校自2011年開始全面實施選課走班,逐步形成了一套分層、分類、綜合、特需的課程體系,讓每一位學生都可以選擇適合自己的課程,生成個人的專屬課表。
同時構建出一套以每一位任課教師為育人主體、以年級為基本育人單位的全員、全程、全方位的育人體系。
學校重視國際理解教育,開展了“外國國家文化日”等系列課程,組織了豐富多彩的國際交流活動,與美、加、德、法等多個國家和地區(qū)的40多所中學建立友好往來,曾多次主辦國內外大型會議,接待國際組織及會議的代表團,如國際人工智能與教育大會、AP峰會等。
學校國際部創(chuàng)立于2004年6月,引入了AL/AP/IB三大國際課程,著力于培養(yǎng)"志遠意誠、思方行圓,具有中國靈魂、世界眼光和多元文化理解力的社會棟梁和民族脊梁"。
以方圓元素構成無限發(fā)展(∞)符號,表明十一學校以培養(yǎng)志向高遠、誠信篤行、思想活躍、言行規(guī)范的杰出人才為宗旨。
“十”、“一”二字既是十一學校的名稱,又是象征正與負、陰與陽、多與少、加與減等對立統(tǒng)一的哲學概念的符號。
標識中的六種顏色分別是國旗紅、秋實黃、太空藍、春華綠、銀鷹灰、大地黑,意喻十一學校秉持因材施教的教育思想,充分尊重和發(fā)展學生的個性特征,采用各種有效的教學方法,建立多樣化的人才培養(yǎng)模式,努力幫助學生發(fā)現(xiàn)自己,喚醒自己,最終成為自己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