來源:綿陽第二中學 更新日期:2020-12-30 10:01
同學們在選擇學校的時候會很迷茫,但家長和同學們可以通過了解學校的辦學規(guī)模、辦學成績、教學特色、師資力量等各方面去了解一所學校到底好不好。而報考的學校的教學質(zhì)量以及辦學成績好不好,對于同學們以后的學習來說是非常重要的,這也是學生和家長報考學校的時候需要考慮的因素之一。
全國中學生英語能力競賽,綿陽二中學生以扎實的基礎(chǔ)和較寬的知識面,繼連續(xù)七年名列全市第一名!2004年,獲全國一等獎21人,全國二等獎55人。其中,初二學生 陳黎、 馬培森分獲全市第一、第二名!2005年,獲全國一等獎28人,全國二等獎27人。其中 ,生悅,蘭梟分獲初三、初二年級全市第一名!
1998年 綿陽市高考理科狀元 溫小紅,1999年綿陽市高考文科狀元陳地香,2000年四川省考取全國北大理科 實驗班狀元 王云飛,2003年高考綿陽市文科狀元文博;不僅高考,綿陽二中還為社會貢獻了很多各個方面的人才, 李佳明的母校就是綿陽二中。
這里有一流的硬件,更有“以德樹人,以能育人,以情 化人”的一流師資!這里有成功的典范,更有“精益求精,創(chuàng)新增能,專心致志”的求學氛圍……
綿陽二中 黨支部書記、校長 曾樂云,攜全校2500名師生員工感謝各級領(lǐng)導支持,感謝社會各界厚愛!歡迎品學兼優(yōu)的莘莘學子就讀二中。
地處中國科技城—四川省 綿陽市腹心地帶的綿陽市第二中學校,是一所有48年辦學歷史的老學校。她的前身是綿陽中學,創(chuàng)辦于1957年。
1962年,位于何家山的綿陽工業(yè)學校停辦,其校址移交綿陽中學。綿陽中學高中部遷址原工業(yè)學校處辦學,三里村校舍成為初中部。1974年7月,經(jīng)上級批準,初中部與綿陽中學脫離 隸屬關(guān)系,單獨建制名為“綿陽縣第二中學校”,1985年綿陽建市,學校更名為“綿陽市第二中學校”。
1996年5月,綿陽二中首開綿陽市初中與高校聯(lián)合辦學先河,成為四川外語學校附設綿陽外語學校,伴著改革開放的 時代強音,和著急流勇進的強勁交響,綿陽二中 一步一個腳印,一步一個高臺!
學校先后榮獲了“綿陽市 涪城名校”、“綿陽市甲級校風示范學校”、“四川省校風示范學校”、“四川省排球協(xié)會 團體會員單位”、“四川省籃球管理中心青少年籃球?qū)W校”、“綿陽市教育科研實驗基地”、“綿陽藝體教育窗口學校”、“國家基礎(chǔ)教育實驗中心外語實驗學校”、“國家教育部 人文社科項目實驗學校”等殊榮。
判斷一所學校優(yōu)劣的最簡單的方法就是看生源質(zhì)量,學生正值青春期,受環(huán)境影響最大,見賢思齊,孩子們追逐名校的目的也不光是為了師資、成績等因素,因為在學校能學到的不僅僅是知識。選擇學校就要了解學校的概況,需要掌握那些對中考志愿填報非常有用的可靠的信息資料。知道學校的綜合實力,能夠分出上下高低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