更新日期:2022-12-20 10:10
開設新能源科學與工程專業(yè)的大學有哪些?相信這是對于很多同學們來說最為關注的一個問題。專業(yè)的選擇大概率決定了未來畢業(yè)后的擇業(yè)就業(yè)方向,每個人的興趣愛好不同,專業(yè)的選擇也會不同。那么,接下來邦博爾小編就為大家介紹下開設新能源科學與工程專業(yè)的大學有哪些,以此作為參考,希望能有所幫助!
全國開設新能源科學與工程專業(yè)的大學有北京工業(yè)大學、北京科技大學、北方工業(yè)大學、北京石油化工學院、吉林農業(yè)大學、哈爾濱工業(yè)大學、華北電力大學(北京)、天津理工大學、天津農學院、天津商業(yè)大學等,以下是具體大學名單一覽表,排名不分先后,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。如有變動,以學校最新公布的名單為準。
序號 | 學校名稱 | 專業(yè)名稱(類) | 包含專業(yè) | 專業(yè)方向 |
1 | 北京工業(yè)大學 | 能源動力類 | 能源與動力工程、新能源科學與工程 | |
2 | 北京科技大學 | 能源動力類 | 能源與動力工程、新能源科學與工程、環(huán)境工程、環(huán)境科學 | |
3 | 北方工業(yè)大學 | 新能源科學與工程 | ||
4 | 北京石油化工學院 | 新能源科學與工程 | ||
5 | 吉林農業(yè)大學 | 機械類 | 機械設計制造及其自動化、新能源科學與工程、自動化、交通運輸、農業(yè)建筑環(huán)境與能源工程、農業(yè)智能裝備工程 | |
6 | 哈爾濱工業(yè)大學 | 工科試驗班 | 機械設計制造及其自動化、機械電子工程、飛行器制造工程、機器人工程、工業(yè)工程、材料科學與工程、材料物理、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、焊接技術與工程、智能材料與結構、電子封裝技術、能源與動力工程、新能源科學與工程、儲能科學與工程、飛行器動力工程、測控技術與儀器、精密儀器、智能感知工程 | 智能裝備與先進材料 |
7 | 華北電力大學(北京) | 能源動力類 | 新能源科學與工程、新能源材料與器件 | 新能源 |
8 | 天津理工大學 | 新能源科學與工程 | ||
9 | 天津農學院 | 新能源科學與工程 | ||
10 | 天津商業(yè)大學 | 新能源科學與工程 | ||
11 | 河北工業(yè)大學 | 新能源科學與工程 | ||
12 | 華北理工大學 | 新能源科學與工程 | ||
13 | 河北建筑工程學院 | 能源動力類 | 建筑環(huán)境與能源應用工程、能源與動力工程、新能源科學與工程 | |
14 | 中北大學 | 能源動力類 | 能源與動力工程、新能源科學與工程、新能源材料與器件 | |
15 | 山西大同大學 | 新能源科學與工程 | ||
16 | 運城學院 | 新能源科學與工程 | ||
17 | 內蒙古工業(yè)大學 | 新能源科學與工程 | ||
18 | 沈陽工業(yè)大學 | 新能源科學與工程 | ||
19 | 沈陽航空航天大學 | 新能源科學與工程 | ||
20 | 東北大學 | 工科試驗班 | 冶金工程、能源與動力工程、新能源科學與工程、環(huán)境科學、資源循環(huán)科學與工程 | 1 |
21 | 上海理工大學 | 工科試驗班 | 應用化學、機械設計制造及其自動化、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、工業(yè)設計、過程裝備與控制工程、車輛工程、材料科學與工程、能源與動力工程、新能源科學與工程、儲能科學與工程、機器人工程、土木工程、建筑環(huán)境與能源應用工程、制藥工程、包裝工程、交通工程、環(huán)境工程、生物醫(yī)學工程、康復工程、食品科學與工程、食品質量與安全 | 智能化制造類 |
22 | 上海理工大學 | 新能源科學與工程 | ||
23 | 上海電力大學 | 新能源科學與工程 | ||
24 | 南京大學 | 材料類 | 材料物理、材料化學、新能源科學與工程、光電信息科學與工程、生物醫(yī)學工程 | |
25 | 東南大學 | 工科試驗班 | 建筑環(huán)境與能源應用工程、機械工程、能源與動力工程、核工程與核技術、新能源科學與工程、環(huán)境工程、材料科學與工程 | 先進機械能源材料類 |
26 | 南京理工大學 | 新能源科學與工程 | ||
27 | 江蘇科技大學 | 能源動力類 | 能源與動力工程、新能源科學與工程 | |
28 | 江蘇科技大學 | 新能源科學與工程 | ||
29 | 中國礦業(yè)大學 | 礦業(yè)類 | 新能源科學與工程、采礦工程、礦物加工工程、工業(yè)工程 | |
30 | 河海大學 | 新能源科學與工程 | ||
31 | 河海大學 | 電氣類 | 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、自動化、能源與動力工程、新能源科學與工程 | 大禹強化班 |
32 | 南京林業(yè)大學 | 能源動力類 | 能源與動力工程、新能源科學與工程 | |
33 | 江蘇大學 | 新能源科學與工程 | ||
34 | 合肥工業(yè)大學 | 新能源科學與工程 | ||
35 | 廈門大學 | 新能源科學與工程 | 廈門大學馬來西亞分校招生專業(yè) | |
36 | 福建師范大學 | 能源動力類 | 新能源科學與工程、儲能科學與工程 | |
37 | 福建師范大學 | 新能源科學與工程 | ||
38 | 江西理工大學 | 新能源科學與工程 | ||
39 | 山東大學 | 能源動力類 | 能源與動力工程、能源與環(huán)境系統工程、新能源科學與工程、儲能科學與工程 | |
40 | 中國石油大學(華東) | 新能源科學與工程 | ||
41 | 青島科技大學 | 新能源科學與工程 | ||
42 | 濟南大學 | 新能源科學與工程 | ||
43 | 山東建筑大學 | 新能源科學與工程 | ||
44 | 鄭州輕工業(yè)大學 | 新能源科學與工程 | ||
45 | 信陽師范學院 | 新能源科學與工程 | ||
46 | 商丘師范學院 | 新能源科學與工程 | ||
47 | 華中科技大學 | 新能源科學與工程 | ||
48 | 長江大學 | 新能源科學與工程 | ||
49 | 中南大學 | 新能源科學與工程 | ||
50 | 長沙理工大學 | 能源動力類 | 能源與動力工程、新能源科學與工程、儲能科學與工程、建筑環(huán)境與能源應用工程 | |
51 | 長沙理工大學 | 新能源科學與工程 | ||
52 | 中南林業(yè)科技大學 | 能源動力類 | 能源與動力工程、新能源科學與工程 | |
53 | 重慶大學 | 新能源科學與工程 | ||
54 | 西南交通大學 | 新能源科學與工程 | ||
55 | 西南石油大學 | 能源動力類 | 新能源科學與工程、儲能科學與工程 | |
56 | 西南石油大學 | 新能源科學與工程 | ||
57 | 成都理工大學 | 新能源科學與工程 | ||
58 | 貴州大學 | 新能源科學與工程 | ||
59 | 昆明理工大學 | 新能源科學與工程 | ||
60 | 西安交通大學 | 工科試驗班 | 材料科學與工程、飛行器設計與工程、工程力學、過程裝備與控制工程、化學工程與工藝、機械工程、工業(yè)設計、測控技術與儀器、車輛工程、能源與動力工程、新能源科學與工程、核工程與核技術、環(huán)境工程、人居環(huán)境科學與技術、建筑學、飛行器動力工程 | 智慧能源與智能制造類 |
61 | 西安交通大學 | 工科試驗班 | 能源與動力工程、新能源科學與工程、核工程與核技術、環(huán)境工程 | 錢學森班之智慧能源動力Q |
62 | 西安理工大學 | 新能源科學與工程 | ||
63 | 西安石油大學 | 新能源科學與工程 | ||
64 | 陜西科技大學 | 能源動力類 | 能源與動力工程、新能源科學與工程 | |
65 | 蘭州理工大學 | 新能源科學與工程 | ||
66 | 蘭州交通大學 | 新能源科學與工程 | ||
67 | 蘭州城市學院 | 新能源科學與工程 | ||
68 | 青海師范大學 | 新能源科學與工程 | ||
69 | 新疆大學 | 新能源科學與工程 | ||
70 | 新疆農業(yè)大學 | 新能源科學與工程 | ||
71 | 新疆工程學院 | 新能源科學與工程 | ||
72 | 揚州大學 | 能源動力類 | 能源與動力工程、新能源科學與工程 | |
73 | 北京信息科技大學 | 新能源科學與工程 | ||
74 | 南京工程學院 | 能源動力類 | 能源與動力工程、核工程與核技術、新能源科學與工程、建筑環(huán)境與能源應用工程 | |
75 | 湖南工程學院 | 新能源科學與工程 | ||
76 | 楚雄師范學院 | 新能源科學與工程 | ||
77 | 榆林學院 | 新能源科學與工程 | ||
78 | 中國礦業(yè)大學(北京) | 新能源科學與工程 | ||
79 | 中國石油大學(北京) | 新能源科學與工程 | ||
80 | 中國地質大學(北京) | 地質類 | 石油工程、資源勘查工程(能源)、資源勘查工程(新能源地質與工程)、新能源科學與工程 | |
81 | 長春工程學院 | 新能源科學與工程 | ||
82 | 上海電機學院 | 新能源科學與工程 | ||
83 | 浙江水利水電學院 | 新能源科學與工程 | ||
84 | 新余學院 | 新能源科學與工程 | ||
85 | 沈陽工程學院 | 新能源科學與工程 | ||
86 | 江蘇海洋大學 | 新能源科學與工程 | ||
87 | 廣東石油化工學院 | 新能源科學與工程 | ||
88 | 廣東工業(yè)大學 | 能源動力類 | 能源與動力工程、新能源科學與工程 | |
89 | 廣州城市理工學院 | 新能源科學與工程 | ||
90 | 江西工程學院 | 新能源科學與工程 | ||
91 | 山西應用科技學院 | 新能源科學與工程 | ||
92 | 南昌理工學院 | 新能源科學與工程 | ||
93 | 荊州學院 | 新能源科學與工程 | ||
94 | 山東石油化工學院 | 能源動力類 | 油氣儲運工程、石油工程、資源勘查工程、新能源科學與工程 | |
95 | 山東石油化工學院 | 新能源科學與工程 | ||
96 | 營口理工學院 | 新能源科學與工程 | ||
97 | 福建技術師范學院 | 新能源科學與工程 | ||
98 | 哈爾濱工業(yè)大學(威海) | 新能源科學與工程 | ||
99 | 山西能源學院 | 新能源科學與工程 |
新能源科學與工程專業(yè)培養(yǎng)具備能源工程、傳熱學、流體力學、動力機械、動力工程等基礎知識,掌握新能源轉換與利用原理、新能源裝置及系統運行技術、風能、太陽能、生物質能等方面的新能源科學領域專業(yè)知識,能在國家新能源科學與工程領域開展教學、科研、技術開發(fā)、工程應用、經營管理等方面的高級應用型人才。